Paddington之于悉尼,就像左岸之于巴黎。
有“熊”自远方来。
1956年,有一只叫帕丁顿的小熊诞生在英国作家迈克尔·邦德(Michael Bond)的笔下。
某个冬夜,邦德路过帕丁顿车站附近的一家商店,看到橱窗里有一只孤独的毛绒小熊,形单影只,分外可怜。于是就把它买了下来,送给妻子当作圣诞礼物。
回到家后,小熊的样子始终在邦德的脑海里挥之不去,于是他就以小熊为原型,写下了第一个关于帕丁顿熊的故事。
悉尼的帕丁顿区(Paddington),与这只来自秘鲁的小熊初次抵达英国Paddington车站的名字相同,但却风格迥异。
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,但最早到达澳大利亚的并不是英国人,而是荷兰人。早在17世纪初,人们为了寻找黄金,一艘荷兰探险船来到这里,发现了澳大利亚这块陆地。Australia的意思就是“南方大陆 ”。
后来的澳大利亚经历了淘金热带来的财富,移民,战争,叛乱以及繁荣。
历史是缄默的智者。岁月山河里,那些经历劫数的人,尝遍世间百味,不负余年。而旅行或许是体验异域文化的最佳方式,它让你摆脱自我固有的想法,知道另一个地方有着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,但仍运行良好,且并不自我厌恶。
这一期,小编将带领大家来到隐藏于悉尼闹市的富人区,帕丁顿(Paddington),沉浸式体验澳洲本土的人文风情。
一半海水,一半火焰:Oxford Street
牛津街(Oxford Street)位于悉尼市中心的外缘,一直延伸至派丁顿(Paddington)地区。这条很长的街道,每一部分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做个文艺青年吧,如果来不及,那就做个文艺中年。
Paddington区内的路段,更像是文艺青年的摇篮。如果你想淘一些独一无二,与众不同的衣服,来这里是不二选择。
特色的二手店、古着店,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画廊和手工艺品店。这里有澳洲时尚界最引以为傲的品牌,比如Gorman、Alice Mccall、Zimmermann,Dion Lee等,也有引领时尚前沿的专业买手店和流行品牌专卖店,像Acne Studio与Les Nereides。
被当地人叫作Victoria的街道楼房,分散在城市各个独有特色的区域;老旧复古的Vintage Shops,满满地收藏着时代的记忆;热闹的露天集市,摆放着各色新鲜的蔬菜瓜果,肉类海鲜;时不时传来与美音截然不同的平和音调;又或是穿着随意的行人,四处闲逛看红脚海鸥。
享受悠闲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艺术家的性情,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怀中,去消遣一个无事的午后。漫长的街道,是散落时光里的味道。悠闲的行人,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过去的历史里。这是一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地方,我们时常会被一下些小的柔情与感动潜入心底,忘了自己其实也只是过客。
若爱无法平等,就让我做那个更深爱你的人吧。
在Darlingurst的那段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,这里更像是悉尼夜生活的焦点,也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地区之一。
Darlingurst附近聚集了大量的同性恋俱乐部,是世界同性恋天堂。牛津街附近的同性恋聚集场悬挂着6色彩虹标识。在悉尼,同性恋是可以合法存在的。
每年,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同性恋嘉年华(Mardi Gras),几百辆花车和众多男女同性恋者都会参与其中,场面壮观且疯狂。而同性恋周刊《SX》每期也都会花大量篇幅宣告着“欢迎全世界来到同性恋之城——悉尼”。大部分的同性恋年轻人也都喜欢居住在牛津街附近的街道。
邀三五知己,在街边的咖啡馆叙旧谈情;暮色降临的周末,附近的酒吧和娱乐场所亦是热闹非凡,穿着古怪的精灵也穿梭于其中,把酒言欢。
或许,生活在Paddington的人们根本不在乎所谓的标签,这世界上也根本没有什么异性恋,同性恋或者双性恋,只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产生了共鸣。
我喜欢你,喜欢的是你,无关你的性别,只是你而已。愿每一个有趣的灵魂,都有处可栖。
松子酒味道的街道:Juniper Hall
两次世界大战给当时的Paddington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,失业率一度高达30%,后来Paddington被列入了悉尼战后重建的名单,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,越来越多的移民选择在这里重建家园,为日后的多元文化氛围打下了基础。
与伦敦相比,悉尼这座城市无论从房屋,门店,街道,路标,亦或是人文情怀来说,都更加开放与多元,其中以Paddington区为典型代表。当地人喜欢杜松子酒,这也成为了Paddington的一大特色。而这里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就是“Juniper Hall”。
Juniper Hall最初是杜松子酿酒师Robert Cooper的家。他自己设计了这座房子,并在大约1825年完成了建造,其中还包括一个酒窖和阁楼。与大多数格鲁吉亚住宅不同,Juniper Hal的楼上设有阳台,可以俯瞰整个牛津街(Oxford Street)。
如今,Juniper Hall已经有195年的历史了,是Paddington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。在2013年被Moran家族买下后,常用于举办一些艺术展览或艺术活动。
历史与艺术为之融合,让每一个到访者内心都油然而生出一种敬畏与肃穆。漫步在Paddington的街道,感到历史活着,而活着的历史,也正在创造新的历史。
异域体验之:Paddington 集市文化
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的生活,那就去当地的集市逛一逛。
帕丁顿集市(Paddington Market)就坐落在被誉为悉尼最“极具艺术情调”的街道牛津街上,自1973年开始营业。集市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区域开放给所有人,其中光顾的当地人居多。
室外区域的摊子都搭建的白色伞棚下,共两百多个露天摊位,眼花缭乱。作为一个鼓励当地时装设计师,手工艺人,珠宝制造商和艺术家的市场,帕丁顿集市拥有超过150个独特的摊位,不少当地的设计师都会亲自摆摊。无论是创意时尚和配饰,还是精美的香皂和蜡烛,都令人流连忘返。
从中世纪复古风格的精致手工艺品到充满怀旧的扎染服饰、从经典的黑胶唱片到最新的时尚杂志、从上世纪被精心培育的花草到神奇的印度藿香油,一切奇妙的组合再搭配街头艺人的音乐演奏,颇具情调。
其实,旅行者与街头艺人之间有相通之处。街头艺人粉末登场,对他们而言,处处是舞台。而旅行者虽然素面朝天,可在我看来,处处皆人生。
旅行邂逅文艺范:Berkelouw书店
旅行,是心灵的阅读;而阅读,则是心灵的旅行。
Paddington街道,连空气都透着文艺的气息。
自2012年开始,越来越多的精品咖啡店、画廊,书店开始在悉尼野蛮生长。尽管与老牌的“文艺之都”墨尔本相比,悉尼更多的是都市的繁华。但随着“布尔乔亚”创意工作者和文艺青年们的驻扎,悉尼这座城市的情调也显得愈发迷人。
博克卢尔书店(Berkelouw)就位于帕丁顿的牛津街(Oxford Street)中心,于 1994 年 3 月开业,如今是一家小型的连锁书店,也成为了悉尼各类文学团体的聚集的社会机构。大多时候,博克卢尔书店都会营业至很晚,吸引着各路折中主义派读者。
书店的楼上是一家咖啡厅(Café 1812),街道的景色与来往的人群尽收眼底。
海明威读海,感悟命运的抗争;
梵高读星空,理解孤独的灵魂;
加缪读卡夫卡,折射出焦虑与绝望
弗洛伊德读梦,发现了去往潜意识的秘密通道;
或许在某个阳光的午后,走进博克卢尔咖啡馆的人们也不只是为了点一杯咖啡,而在于短暂拥有自我生活的意义。
那么,去哪里喝咖啡,喝什么咖啡,则体现出了现代人表达他们对人生不同看法的一种方式。
人类发明了“旅行”,却又追问“旅行的意义”。是啊,逃离、放松、透气、好玩、新奇、学习、体验、探索,都算是旅行的意义。
而我认为,旅行其实更需要一些流浪精神。这种精神让人们在旅行中与当地文化更加亲近,享受,并能感受到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快乐。
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”,孑然一身,体验隐于闹市的文艺之旅,去感悟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,听一段故事,看想象之外的世界,然后不再困囿于眼前的喜怒与哀乐。
THE END
编辑:会飞的喵
视觉:Nick尼克
Comment (0)